本数据来自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烂坝靖山下银杉林观测场(E107.1514059°;N29.02175°,海拔1401m)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烂坝靖自动气象站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分别架设在3m和20m处,朝向正北;气压计安装在15m处;翻斗式雨量计安装在20m处;风速与风向传感器分别架设在3m和20m处;四分量辐射仪安装在5 m处,朝向正南;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安装在5m、10m处,朝向正南;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下10cm、20cm、40cm、60cm、80cm、120cm、160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水分探头埋设在地下2cm、5cm、10cm、20cm、40cm、60cm、80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热通量板(3块)依次埋设在地下5cm、10 cm、20 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平均温度探头(3个),依次埋设在地下5cm、10 cm、20 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每天观测144组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则由NAN标示。
225 2022-09-27
本数据来自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隐仙洞自动气象站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分别架设在2m和10m处,朝向正北;气压计安装在15m处;翻斗式雨量计安装在10m处;风速与风向传感器分别架设在2m和10m处;四分量辐射仪安装在5 m处,朝向正南;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安装在5m、10m处,朝向正南;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下0cm、2cm、5cm、10cm、20cm、40cm、60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水分探头埋设在地下2cm、5cm、10cm、20cm、40cm、60cm、80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热通量板(3块)依次埋设在地下5cm、10 cm、20 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平均温度探头(1个),埋在地下5 cm,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每天观测144组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则由NAN标示。
240 2022-09-27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8年4月6日至12月29日金佛山国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宇宙射线土壤水分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虎头村,下垫面是山茶树灌木丛。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6.3192° E, 29.7627° N,海拔473m,位于通量观测塔西侧5m。仪器探头底部距地面0.5m,采样频率是1小时。宇宙射线仪器的原始观测项目包括:电压Batt(V)、温度T(℃)、相对湿度RH(%)、气压P(hPa)、快中子数N1C(个/小时)、热中子数N2C(个/小时)、快中子采样时间N1ET(s)及热中子采样时间N2ET(s)。
191 2022-09-27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金佛山国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宇宙射线土壤水分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虎头村,下垫面是山茶树灌木丛。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6.3192° E, 29.7627° N,海拔473m,位于通量观测塔西侧5m。仪器探头底部距地面0.5m,采样频率是1小时。宇宙射线仪器的原始观测项目包括:电压Batt(V)、温度T(℃)、相对湿度RH(%)、气压P(hPa)、快中子数N1C(个/小时)、热中子数N2C(个/小时)、快中子采样时间N1ET(s)及热中子采样时间N2ET(s)。
547 2022-09-27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9年1月16日至12月31日金佛山国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宇宙射线土壤水分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虎头村,下垫面是山茶树灌木丛。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6.3192° E, 29.7627° N,海拔473m,位于通量观测塔西侧5m。仪器探头底部距地面0.5m,采样频率是1小时。宇宙射线仪器的原始观测项目包括:电压Batt(V)、温度T(℃)、相对湿度RH(%)、气压P(hPa)、快中子数N1C(个/小时)、热中子数N2C(个/小时)、快中子采样时间N1ET(s)及热中子采样时间N2ET(s)。
659 2022-09-27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金佛山国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宇宙射线土壤水分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虎头村,下垫面是山茶树灌木丛。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6.3192° E, 29.7627° N,海拔473m,位于通量观测塔西侧5m。仪器探头底部距地面0.5m,采样频率是1小时。宇宙射线仪器的原始观测项目包括:电压Batt(V)、温度T(℃)、相对湿度RH(%)、气压P(hPa)、快中子数N1C(个/小时)、热中子数N2C(个/小时)、快中子采样时间N1ET(s)及热中子采样时间N2ET(s)。
539 2022-09-27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2年1月1日至8月31日金佛山国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宇宙射线土壤水分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虎头村,下垫面是山茶树灌木丛。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6.3192° E, 29.7627° N,海拔473m,位于通量观测塔西侧5m。仪器探头底部距地面0.5m,采样频率是1小时。宇宙射线仪器的原始观测项目包括:电压Batt(V)、温度T(℃)、相对湿度RH(%)、气压P(hPa)、快中子数N1C(个/小时)、热中子数N2C(个/小时)、快中子采样时间N1ET(s)及热中子采样时间N2ET(s)。
530 2022-09-27
该NDVI数据集是最新发布的NOAA全球模拟和绘图项目(GIMMS,Global Inventory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ystem)长时间序列(1981-2015)NDVI产品,版本号3g.v1。为了去除NDVI数据中的噪声,进行了最大化合成、多传感器对比纠正。该产品的时间分辨率是每月两次,空间分辨率8km,数据格式为geotiff。时间跨度1981年7月至2015年12月。该数据集在植被长期变化趋势分析中被广泛应用。该数据集是从全球数据集中将中国长江上游部分裁切出来,以便单独开展长江上游地区的研究分析。
195 2022-09-28
本数据来自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槽上退耕观测场(E106°26′32.9″;N29°47′14.8″,海拔591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退耕地灌木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B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203 2022-09-28
本数据来自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槽上退耕观测场(E106°26′32.9″;N29°47′14.8″,海拔591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退耕地灌木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B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213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