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用基于卫星遥感的蒸散发(ET)算法评估了1983 - 2006年全球陆地ET。该算法使用改进的Penman‐Monteith方法量化冠层蒸腾和土壤蒸发,通过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NDVI)确定生物群落特异性冠层电导,并使用Priestley‐Taylor方法量化开放水域蒸发量。这些算法通过先进的非常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 GIMMS NDVI、NCEP/NCAR再分析(NNR)每日地表气象和NASA/GEWEX地表辐射预算发布版本−3.0太阳辐射输入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我们使用34个FLUXNET塔站点的观测数据对基于NDVI的冠层电导模型进行参数化,然后使用另外48个独立通量塔的测量数据验证全球ET算法。由现场气象测量和从粗分辨率NNR气象再分析插值得到的气象数据驱动的两组塔级月蒸散发估算结果一致(均方根误差(RMSE) = 13.0-15.3 mm -1;R²= 0.80-0.84),利用全球代表性土地覆盖类型观测到的塔架通量。全球ET结果捕捉到了全球尺度上观测到的时空变化,并进行了比较(RMSE = 186.3 mm yr−1;R2= 0.80),利用覆盖全球植被面积61%的261个盆地的流域尺度水平衡计算得出ET。该研究的结果提供了一个相对长期的全球ET记录,具有很好的量化精度,可用于评估ET气候、陆地水、能源收支和长期水循环变化。
Ke Zhang, John Kimball
PML_V2陆地蒸散发与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集,包括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 GPP),植被蒸腾(vegetation transpiration, Ec),土壤蒸发(soil PML_V2在Penman-Monteith-Leuning (PML) 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气孔导度理论,耦合了GPP过程。GPP与ET相互制约、相互限制,使得PML_V2在ET模拟精度,相对于以往的模型有很大的提升。PML_V2的参数分不同的植被类型,在全球95个涡度相关通量站上率定。其后根据MODIS MCD12Q2.006 IGBP分类,将参数移植至全球。PML_V2采用GLDAS 2.1的气象驱动和MODIS 叶面积指数(LAI)、反射率(Albedo),发射率(Emissivity)为输入,最终得到PML_V2陆地蒸散发与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集。evaporation, Es),冠层截流蒸发(vaporization of intercepted rainfall, Ei)和水体、冰雪蒸发(ET_water),共5个要素。数据格式为tiff,时空分辨率为8天、0.05°,时间跨度为2002.07-2019.08。
张永强
MOD16A2 Version 6蒸散发/潜热通量产品是一个8天合成数据集,以500米(m)像素分辨率生成。用于MOD16数据产品收集的算法基于Penman-Monteith方程的逻辑,其中包括每日气象再分析数据的输入以及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数据产品,如植被特性动态、反照率和土地覆盖。MOD16A2产品提供了复合蒸散(ET)层、潜热通量(LE)层、电位ET (PET)层和电位LE (PLE)层以及质量控制层。每个MOD16A2颗粒还可使用两个低分辨率浏览图像ET和LE。两个蒸散层(ET和PET)的像元值是综合周期内所有8天的像元值之和,两个潜热层(LE和PLE)的像元值是综合周期内所有8天的像元值平均值。注意,每年的最后一次采集周期是5或6天的综合周期,具体取决于年份。
NASA, Steve 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