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数据集拥有2000-2020年的网格人口密度分布数据,分辨率为1km,投影为地理坐标系WGS84。基于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编制的相应联合国官方人口估计数(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WorldPop研究团队对模型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采集2001~2015年的西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数据,选择其中具有完整乡镇数据人口的地区作为检验样本,进行模型结果检验,最后经过重采样,形成一套具有统一空间坐标参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元数据标准的2001~2015年西南地区250 m网格人口空间分布数据集。
WorldPOP
此数据集拥有2000~2020年的网格人口分布数据,分辨率为3-arc(约为100m),投影为地理坐标系WGS84。基于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编制的相应联合国官方人口估计数(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WorldPop研究团队对模型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采集2001~2015年的西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数据,选择其中具有完整乡镇数据人口的地区作为检验样本,进行模型结果检验,最后经过重采样,形成一套具有统一空间坐标参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元数据标准的2001~2015年西南地区250 m网格人口空间分布数据集。
WorldPOP
覆盖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因缺少数据,没有计算),是2005-2014历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数据集包括:(1)农村水贫困指数及其相关指标数据,包括:人均供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比例、节水灌溉面积比重、农村人均纯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水的生产力、人均生活用水量、农药使用强度和化肥使用强度;(2)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数及其相关指标数据,包括:农业劳均经济产出、农业劳均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灌溉指数;(3)中国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与基尼系数。该数据集是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水利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基础上计算得到。数据集存储为.xlsx格式,1个数据文件,数据量为85.2 KB。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理科学》2018年38卷第5期。
赵雪雁
植被指数(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可以准确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目前,基于SPOT/VEGETATION以及MODIS等卫星遥感影像得到的NDVI时序数据已经在各尺度区域的植被动态变化监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检测、宏观植被覆盖分类和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集(1998-2015年,逐年,1km)是基于连续时间序列的SPOT/VEGETATION NDVI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生成的1998年以来的年度植被指数数据集。该数据集有效反映了全国各地区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植被覆盖分布和变化状况,对植被变化状况监测、植被资源合理利用和其它生态环境相关领域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徐新良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包括198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五年的数据,在遥感解译获取的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生态系统类型进行辨识和研究,经过分类处理形成多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数据集,具体划分为7大生态系统类型:(1)农田生态系统(2)森林生态系统(3)草地生态系统(4)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5)荒漠生态系统(6)聚落生态系统(7)其它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
”中国1km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数据集“是以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遥感分类数据为基础,参考谢高地等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估算的全国2000年、2005、2010年、2015年和2020年这5个年度的供给服务(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水资源供给)、调节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净化环境、水文调节)、支持服务(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服务(美学景观)共4大类,11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徐新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中国又具有复杂的自然环境背景和广阔的陆地面积,其土地利用变化不仅对国家发展,还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恢复和重建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现代过程,更好地预测、预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中国科学院在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基础上,以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作为主信息源,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建成了国家尺度1:10比例尺多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数据库。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库是以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作为主要信息源,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构建的国家尺度1:10比例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数据库,精度为30米。数据采用二级分类系统,一级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6类,二级在一级类型基础上进一步分为25个类型。
徐新良
中国2421个国家级气象站点空间分布数据集是中国242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点空间分布数据,数据来源是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气象站分为国家基准气象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国家一般气象站共三类;它的类型是中国气象局根据地理分布、区域气候代表性等进行确定的。国家基本气象站(基本站):大多担负区域或国家气象情报交换任务,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中的主体。国家一般气象站(一般站):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本省(区、市)和当地的气象服务,也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观测资料的补充。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
中国1980年以来逐年年平均气温空间插值数据集是基于全国2400多个气象站点日观测数据,通过整理、计算和空间插值处理生成。年平均气温单位为0.1摄氏度。平均气温的插值应用的是澳大利亚的ANUSPLIN插值软件,ANUSPLIN是一种采用平滑样条函数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插值的工具,即使用函数逼近曲面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和数据诊断,并可以对数据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空间插值的功能。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
数据以统计图表和分析说明为主,收录了1999-2015年全国2000多个县(市)及20000多个镇的基本情况、综合经济、农业、工业、基本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二是分区域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包括山区、丘陵、平原、民族地区、陆地边境县、牧区、半牧区、九大农区、棉花生产大县、扶贫工作重点县等(分区域名单为统计时使用,不做其他用途);三是按主要经济指标分组县(市)资料,包括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组;四是镇的综合情况。篇末另附主要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
数据以统计图表和分析说明为主,收录1989-2016年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大量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和近二十年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出版发行,是我国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综合统计年鉴。年鉴正文内容一般分为20余个篇章,于不同年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略有调整。如:1、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2、综合;3、国民经济核算;4、人口;5、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6、固定资产投资;7、能源;8、财政;9、价格指数;10、人民生活;11、城市概况;12、环境保护;13、农业;14、工业;15、建筑业;16、运输和邮电;17、国内贸易;18、对外经济贸易;19、旅游;20、金融业;21、教育和科技;22、文化、体育和卫生;23、其他社会活动;24、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25、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等。同时附录两个篇章: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和我国经济、社会统计指标同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为方便读者使用,各篇章前设有《简要说明》,对该篇章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予以简要概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5-2017》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我国1994-2016年人口和就业状况为主的资料性年刊,收集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就业统计的主要数据,同时附录了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 本年鉴内容分为八部分:综合数据;年度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年度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年度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年度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年度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1-2014》数据是全面、系统反映中国2000-2013年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大型统计资料书。本书资料来源于各级政府统计年报或相关的抽样调查资料,系统收集了2010年全国及其10个经济区域、31个省级行政单位、330多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的主要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主要内容涵盖自然资源、人口与就业、国民核算、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物价、人民生活、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旅游、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和市政建设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国家统计局
《中国气象年鉴》是中国气象局主办的大型资料性期刊,主要记载1985-2014年全国气象部门及有关单位的业务、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进展,以及全国天气气候综述与影响评价和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每年一期,具有综合、翔实资料性工具书特征。《中国气象年鉴》的栏目设:特载;大事记;气象工作综合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工作情况;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工作情况;其他部门气象工作情况;全国天气气候综述与影响评价;气象服务效益事例选编;大气科学进展述评;人物;重要会议和活动;统计资料及全书附录。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中国农业年鉴1980-2017”是反映中国1979-2016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兽医事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农垦、农机、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统计资料包括:综合;种植业;畜牧业;生猪屠宰行业;饲料工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成本与收益;农村居民收入。 二、年鉴撰稿人主要是各有关涉农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统计资料由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中国气象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提供。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行政区划顺序排列。 四、本年鉴所含资料的时间界限一般为标题年份的上一年年底。 五、各部类的资料数据,仅限于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材料。各项总产值,未加说明者均是当年价格,比上年增长速度都按可比价格计算。 六、本年鉴的内容在遵守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文责自负。
国家统计局
数据由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和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和权威专家亲自撰稿,全面、系统地记述了2005-2014年的年度全国和各地粮食工作的主要情况,刊载有重要的粮食政策法规文件和完备的统计资料,与国家粮食局主办并委托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编撰出版的《中国粮食发展报告》联袂成为姊妹篇。 数据由综述、专文、全国粮食工作、各地粮食工作、粮食政策与法规文件、附录等六部分组成。
国家统计局
一、本数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49-2015”逐年反映全国1949-2014年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 二、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做好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真实记录。 三、编纂本书是为教育管理决策、教育科研提供参考;为教育战线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开辟园地;为宣传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设立窗口;并为热心关注和研究中国教育的读者提供信息资料。
教育部
数据是国土资源部发布的1999-2015年中国国土资源信息,既有中国国土资源各行业全面情况的综合文字材料,又有系统的统计资料,并对中国国土资源开发进行政策指导、信定、服务和对外交流的国土资源部机关刊,全面反映土地、矿产、海洋和测绘四个方面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范围是全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国土资源调查、勘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四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行政管理和国家对海洋资源的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研究和测绘与地理信息。内容包括国土资源调查、勘查,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研究,测绘和其他资料。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介绍:《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发展状况,中国城乡建设全貌的统计年鉴。 二、设市的城市的城区: 市本级: (1)街道办事处所辖地域; (2)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 (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 县城: (1)县政府驻地的镇、乡或街道办事处地域(城关镇); (2)县城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 (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 此次分享的年份跨度为2005-2013年,所有年份均为Excel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是全面反映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数据收录了1988-2011年全国各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统计数据。 二、本年鉴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城市行政区划,列有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城市分布情况;第二、三部分分别是地级以上城市统计资料和县级城市统计资料,具体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第四部分是附录,为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需要说明的是,从1997年开始,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制度,有些指标在两类城市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故本年鉴将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统计资料分为独立的两部分。
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