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因缺少数据,没有计算),是2005-2014历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数据集包括:(1)农村水贫困指数及其相关指标数据,包括:人均供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比例、节水灌溉面积比重、农村人均纯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水的生产力、人均生活用水量、农药使用强度和化肥使用强度;(2)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数及其相关指标数据,包括:农业劳均经济产出、农业劳均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灌溉指数;(3)中国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与基尼系数。该数据集是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水利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基础上计算得到。数据集存储为.xlsx格式,1个数据文件,数据量为85.2 KB。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理科学》2018年38卷第5期。
赵雪雁
数据以统计图表和分析说明为主,收录了1999-2015年全国2000多个县(市)及20000多个镇的基本情况、综合经济、农业、工业、基本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二是分区域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包括山区、丘陵、平原、民族地区、陆地边境县、牧区、半牧区、九大农区、棉花生产大县、扶贫工作重点县等(分区域名单为统计时使用,不做其他用途);三是按主要经济指标分组县(市)资料,包括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组;四是镇的综合情况。篇末另附主要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
数据以统计图表和分析说明为主,收录1989-2016年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大量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和近二十年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出版发行,是我国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综合统计年鉴。年鉴正文内容一般分为20余个篇章,于不同年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略有调整。如:1、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2、综合;3、国民经济核算;4、人口;5、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6、固定资产投资;7、能源;8、财政;9、价格指数;10、人民生活;11、城市概况;12、环境保护;13、农业;14、工业;15、建筑业;16、运输和邮电;17、国内贸易;18、对外经济贸易;19、旅游;20、金融业;21、教育和科技;22、文化、体育和卫生;23、其他社会活动;24、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25、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等。同时附录两个篇章: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和我国经济、社会统计指标同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为方便读者使用,各篇章前设有《简要说明》,对该篇章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予以简要概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5-2017》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我国1994-2016年人口和就业状况为主的资料性年刊,收集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就业统计的主要数据,同时附录了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 本年鉴内容分为八部分:综合数据;年度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年度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年度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年度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年度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1-2014》数据是全面、系统反映中国2000-2013年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大型统计资料书。本书资料来源于各级政府统计年报或相关的抽样调查资料,系统收集了2010年全国及其10个经济区域、31个省级行政单位、330多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的主要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主要内容涵盖自然资源、人口与就业、国民核算、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物价、人民生活、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旅游、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和市政建设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国家统计局
《中国气象年鉴》是中国气象局主办的大型资料性期刊,主要记载1985-2014年全国气象部门及有关单位的业务、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进展,以及全国天气气候综述与影响评价和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每年一期,具有综合、翔实资料性工具书特征。《中国气象年鉴》的栏目设:特载;大事记;气象工作综合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工作情况;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工作情况;其他部门气象工作情况;全国天气气候综述与影响评价;气象服务效益事例选编;大气科学进展述评;人物;重要会议和活动;统计资料及全书附录。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中国农业年鉴1980-2017”是反映中国1979-2016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兽医事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农垦、农机、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统计资料包括:综合;种植业;畜牧业;生猪屠宰行业;饲料工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成本与收益;农村居民收入。 二、年鉴撰稿人主要是各有关涉农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统计资料由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中国气象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提供。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行政区划顺序排列。 四、本年鉴所含资料的时间界限一般为标题年份的上一年年底。 五、各部类的资料数据,仅限于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材料。各项总产值,未加说明者均是当年价格,比上年增长速度都按可比价格计算。 六、本年鉴的内容在遵守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文责自负。
国家统计局
数据由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和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和权威专家亲自撰稿,全面、系统地记述了2005-2014年的年度全国和各地粮食工作的主要情况,刊载有重要的粮食政策法规文件和完备的统计资料,与国家粮食局主办并委托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编撰出版的《中国粮食发展报告》联袂成为姊妹篇。 数据由综述、专文、全国粮食工作、各地粮食工作、粮食政策与法规文件、附录等六部分组成。
国家统计局
一、本数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49-2015”逐年反映全国1949-2014年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 二、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做好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真实记录。 三、编纂本书是为教育管理决策、教育科研提供参考;为教育战线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开辟园地;为宣传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设立窗口;并为热心关注和研究中国教育的读者提供信息资料。
教育部
数据是国土资源部发布的1999-2015年中国国土资源信息,既有中国国土资源各行业全面情况的综合文字材料,又有系统的统计资料,并对中国国土资源开发进行政策指导、信定、服务和对外交流的国土资源部机关刊,全面反映土地、矿产、海洋和测绘四个方面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范围是全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国土资源调查、勘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四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行政管理和国家对海洋资源的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研究和测绘与地理信息。内容包括国土资源调查、勘查,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研究,测绘和其他资料。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介绍:《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发展状况,中国城乡建设全貌的统计年鉴。 二、设市的城市的城区: 市本级: (1)街道办事处所辖地域; (2)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 (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 县城: (1)县政府驻地的镇、乡或街道办事处地域(城关镇); (2)县城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 (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 此次分享的年份跨度为2005-2013年,所有年份均为Excel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是全面反映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数据收录了1988-2011年全国各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统计数据。 二、本年鉴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城市行政区划,列有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城市分布情况;第二、三部分分别是地级以上城市统计资料和县级城市统计资料,具体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第四部分是附录,为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需要说明的是,从1997年开始,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制度,有些指标在两类城市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故本年鉴将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统计资料分为独立的两部分。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是由重庆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编纂、中国统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一部全面记录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年刊。数据收录了重庆市历史重要年份和1989-2016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各区县(自治县)主要统计资料。 二、每份年鉴共二十二章,包括:1.综合;2.国民经济核算;3.人口与就业;4.固定资产投资;5.能源消费;6.财政;7.人民生活与物价;8.城镇建设;9.资源和环境;10.要素市场;11.农业和农村经济;12.工业;13.建筑业;14.运输和邮电;15.国内贸易;16.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17.金融业;18.教育、科技和文化业;19. 卫生、体育和其他社会活动;20.区县;21.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22.基本单位名录库。同时附录一个篇章: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统计资料。每章前设《简要说明》,介绍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资料来源,章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本年鉴统计资料:大部分数据来自统计年报,部分来自抽样调查。 四、本年鉴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各种分类标准均采用国家统一分类标准。 五、部分数据的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六、本年鉴各表的部分指标注解位于该表下方或最后一张续表的下方。 七、符号使用说明:年鉴各表中的“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工具书,汇集了全省及各州市、县(市、区)1989-2016年和主要年份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数据。 二、每份年鉴全书共18章,即:1.省情概况;2.国民经济核算;3.固定资产投资;4.城乡市场消费;5.公共财政;6.对外经济贸易;7.农业和农村;8.工业和能源;9.建筑业和房地产业;10.交通运输、通信和服务业;11.金融和保险业;12.旅游业;13.教育、科技和文化业;14.卫生、体育和社会管理;15.人口与就业;16.资源与环境;17.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概况;18.县域经济概况。 三、本年鉴每个章节后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对主要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作了简要说明。本年鉴的资料来源,大部分来自年度统计报表。由于统计口径范围和调查方法的差别,部分指标各州市、县(市、区)数字相加可能不等于全省总计,对于一些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范围发生变化的,相关年份的年鉴对有关数据作了相应的调整,并在有关统计表中作了解释,在使用中请注意。 四、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家颁布的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本年鉴中对计量单位进一步统一调整,符号使用说明:“空格”表示无该项统计指标数据,或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或资料不详;“#”表示指标的其中项。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是全面反映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年刊,收录了四川省1989-2016年和重要年份的主要统计数据,以及各市、县(区)1989-2016年的主要统计数据。 二、每个年份的统计年鉴分为23个篇章,即:一、综合;二、国民经济核算;三、人口;四、就业人员和工资;五、固定资产投资;六、能源;七、资源和环境;八、财政和物价;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十、城市概况;十一、民族自治地方概况;十二、县(市、区)概况;十三、农业;十四、工业;十五、建筑业;十六、交通运输、邮电和通讯;十七、国内贸易;十八、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十九、金融和保险;二十、教育、科技和专利;二十一、文化、体育和卫生;二十二、其他社会活动;二十三、法人单位概况。为便于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全书内容和正确使用资料,每篇章末尾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资料中所使用的度量街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 四、本年鉴部分合计数由于其中数的小数点位数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五、年鉴所涉及的历史数据,凡与其他年份年鉴资料有所出入的,均以最新出版的为准。 六、年鉴的资料来源:主要来自自治区统计局的常规统计年报、各类抽样调查、普查。部分篇章和指标的内容由相关区直单位(部门)提供,自治区统计局对这些指标数据没有解释及说明的权力和能力。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系统收录了1989-2016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统计数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的主要统计数据,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和全国及各省(区、市)主要统计数据,是反映贵州省情的重要工具书之一。 二、本年鉴包括26个部分:综合,国民经济核算,人口,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经济贸易,能源财政税收,价格指数,人民生活,城市概况,资源和环境,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和邮电,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旅游业,金融业,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卫生,社会服务及其他,民族自治地方,市(州)、县(市、区、特区)资料,全国及各省(区、市)资料。为便于读者了解和使用统计数据,在每部分首页作简要说明,后面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本年鉴中,凡由有关部门(单位)提供的数据均在表下注明数据来源,部分指标统计范围、口径发生变化的在表下均有注释,使用时请读者注意。 四、本年鉴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算单位或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五、本年鉴表中符号使用说明:“…”表示数据不足最小计量单位,“空格”表示该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数据,“#”表示为上级指标的其中项。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是全面反映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年刊,收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1989-2016年和1978年以来重要年份的主要统计数据,以及各市、县(区)1989-2016年的主要统计数据。 二、每个年份的统计年鉴分为23个篇章,即:1.综合;2.人口;3.国民经济核算;4.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5.物价;6.人民生活;7.财政、金融和保险;8.资源与环境;9能源生产与消费;10.固定资产投资;11.城市概况;12.对外经济贸易;13.农业;14.工业;15.建筑业;16.批发和零售业;17.住宿餐饮业和旅游业;18.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19.教育、科技和文化;20.体育、卫生、社会福利及服务业;21.区域经济;22.各市基本情况;23.县(市、区)基本情况。为便于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全书内容和正确使用资料,每篇章末尾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资料中所使用的度量街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 四、本年鉴部分合计数由于其中数的小数点位数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五、年鉴所涉及的历史数据,凡与其他年份年鉴资料有所出入的,均以最新出版的为准。 六、年鉴的资料来源:主要来自自治区统计局的常规统计年报、各类抽样调查、普查。部分篇章和指标的内容由相关区直单位(部门)提供,自治区统计局对这些指标数据没有解释及说明的权力和能力。
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