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是全面反映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数据收录了1988-2011年全国各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统计数据。 二、本年鉴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城市行政区划,列有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城市分布情况;第二、三部分分别是地级以上城市统计资料和县级城市统计资料,具体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第四部分是附录,为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需要说明的是,从1997年开始,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制度,有些指标在两类城市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故本年鉴将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统计资料分为独立的两部分。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是由重庆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编纂、中国统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一部全面记录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年刊。数据收录了重庆市历史重要年份和1989-2016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各区县(自治县)主要统计资料。 二、每份年鉴共二十二章,包括:1.综合;2.国民经济核算;3.人口与就业;4.固定资产投资;5.能源消费;6.财政;7.人民生活与物价;8.城镇建设;9.资源和环境;10.要素市场;11.农业和农村经济;12.工业;13.建筑业;14.运输和邮电;15.国内贸易;16.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17.金融业;18.教育、科技和文化业;19. 卫生、体育和其他社会活动;20.区县;21.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22.基本单位名录库。同时附录一个篇章: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统计资料。每章前设《简要说明》,介绍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资料来源,章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本年鉴统计资料:大部分数据来自统计年报,部分来自抽样调查。 四、本年鉴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各种分类标准均采用国家统一分类标准。 五、部分数据的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六、本年鉴各表的部分指标注解位于该表下方或最后一张续表的下方。 七、符号使用说明:年鉴各表中的“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
国家统计局
一、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工具书,汇集了全省及各州市、县(市、区)1989-2016年和主要年份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数据。 二、每份年鉴全书共18章,即:1.省情概况;2.国民经济核算;3.固定资产投资;4.城乡市场消费;5.公共财政;6.对外经济贸易;7.农业和农村;8.工业和能源;9.建筑业和房地产业;10.交通运输、通信和服务业;11.金融和保险业;12.旅游业;13.教育、科技和文化业;14.卫生、体育和社会管理;15.人口与就业;16.资源与环境;17.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概况;18.县域经济概况。 三、本年鉴每个章节后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对主要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作了简要说明。本年鉴的资料来源,大部分来自年度统计报表。由于统计口径范围和调查方法的差别,部分指标各州市、县(市、区)数字相加可能不等于全省总计,对于一些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范围发生变化的,相关年份的年鉴对有关数据作了相应的调整,并在有关统计表中作了解释,在使用中请注意。 四、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家颁布的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本年鉴中对计量单位进一步统一调整,符号使用说明:“空格”表示无该项统计指标数据,或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或资料不详;“#”表示指标的其中项。
国家统计局
青木关流域尺度土壤温湿度及降水观测网是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重要水文气象观测节点。该数据集整合了观测网共计12个站点的多层土壤温湿度,以及其中8个站点的降水观测数据。观测站点采用美国Meter公司开发的ECH2O土壤温湿度量测系统,配合Em50数据采集器实现自动监测。观测网于2019年12月建成,采样频率为15min。土壤温湿度监测深度依次为0-5 cm、10 cm、20 cm、40 cm、60 cm。其中,土壤水分(体积含水量,m3 m-3)经由5TM电容传感器测量,土壤温度(K)经由整合在5TM传感器上的热敏电阻测量,降水(mm/15min)由ECRN-100翻斗式雨量计测量。数据以Excel格式存储。
赵龙
一、数据是全面反映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年刊,收录了四川省1989-2016年和重要年份的主要统计数据,以及各市、县(区)1989-2016年的主要统计数据。 二、每个年份的统计年鉴分为23个篇章,即:一、综合;二、国民经济核算;三、人口;四、就业人员和工资;五、固定资产投资;六、能源;七、资源和环境;八、财政和物价;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十、城市概况;十一、民族自治地方概况;十二、县(市、区)概况;十三、农业;十四、工业;十五、建筑业;十六、交通运输、邮电和通讯;十七、国内贸易;十八、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十九、金融和保险;二十、教育、科技和专利;二十一、文化、体育和卫生;二十二、其他社会活动;二十三、法人单位概况。为便于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全书内容和正确使用资料,每篇章末尾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资料中所使用的度量街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 四、本年鉴部分合计数由于其中数的小数点位数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五、年鉴所涉及的历史数据,凡与其他年份年鉴资料有所出入的,均以最新出版的为准。 六、年鉴的资料来源:主要来自自治区统计局的常规统计年报、各类抽样调查、普查。部分篇章和指标的内容由相关区直单位(部门)提供,自治区统计局对这些指标数据没有解释及说明的权力和能力。
国家统计局
宇宙射线中子法是一种百米尺度的土壤水分无损测量方法。本数据是以重庆市青木关槽谷区宇宙射线土壤水分观测系统(COSMOS)同步测得的中子序列为输入,结合周边多个站点的多层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发展了针对该中子观测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反演算法引入S-G滤波以对COSMOS快中子数进行平滑,同时优化了算法率定和验证阶段不同的数据筛选方案。此外,反演所需气象数据(主要是气压)由布设在COSMOS站点周边的自动气象站提供,用于对原始中子数进行校正。算法生成的宇宙射线土壤水分反演序列时间分辨率为1h。
赵龙
MCD12Q1 V6产品每年提供土地覆盖类型( 2001-2020年),来自六种不同的分类方案,一般采用的是第一个数据集Land cover type1(LC_Type1)IGBP的分类体系,因为其数据类型最为丰富,一共17种土地类型;其中包括11个自然植被类型,3个土地开发和镶嵌的地类和3个非草木土地类型定义类。它是利用MODIS Terra和Aqua反射率数据的监督分类得出的。然后对监督分类进行附加的后处理,其中包括先验知识和辅助信息,以进一步细化特定类。数据空间分辨率为500m。
NASA
哨兵2号(Sentinel-2)包含两颗卫星,两颗相同的SENTINEL-2卫星同时运行,相位差180°,在平均海拔786 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每个SENTINEL-2卫星在其轨道上的位置由双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测量。通过专用推进系统维持轨道精度。每颗卫星配备了最先进的多光谱成像仪(Multi Spectral Instrument ,MSI),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分辨率为25米,覆盖波段13个(本数据经过筛选保留了常用的8个波段-2、3、4、5、6、8、8A)。可有效用于土地利用和变化检测制图、提供土地覆盖的支持、救灾支持、气候变化监测等。
欧空局哥白尼数据中心
PALSAR拼接数据产品是通过JAXA对PALSAR和PALSAR-2的全球基本观测方案观察到的SAR反向散射图像的长路径组合而成的。以Gamma-0背向散射的形式提供的,其地理坐标为0.8秒(在赤道约为25米)的像素间距。时间间隔为年度,PALSAR-2的拼接数据可用于2015-2021年的时间段,PALSAR的拼接数据可用于2007-2010年。本数据经过数据筛选,数据裁剪等操作,获取了长江中上游地区HH和HV极化的ALOS PALSAR-2的数据。可用于P波段微波应用的研究。
ALOS-2/ALOS Science Project, ALOS-2/ALOS Science Project
本数据来自2022年1月1日-8月26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虎头村农田观测场(E106.3192621°;N29.76271°,海拔473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山茶树和桂花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选取的样地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米,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2年1月1日-8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柑研所果园观测场(E106.3817569°;N29.76232°,海拔231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柚子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选取的样地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米,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1年1月17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虎头村农田观测场(E106.3192621°;N29.76271°,海拔473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山茶树和桂花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选取的样地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米,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0年1月1日-5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1′38.8″;N29°4′3.2″,海拔1194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金佛山北坡原生林、涡动相关仪的架高3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B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1′38.8″;N29°4′3.2″,海拔1194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金佛山北坡原生林、涡动相关仪的架高3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B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柑研所果园观测场(E106.3817569°;N29.76232°,海拔231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柚子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选取的样地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米,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18年4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1′38.8″;N29°4′3.2″,海拔1194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金佛山北坡原生林、涡动相关仪的架高3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B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2年1月1日-8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烂坝靖半山腰原生林观测场(E107°8′20.4″;N29°1′12″,海拔1525m)的闭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金佛山西坡原生林、涡动相关仪的架高24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A与CO2/H2O分析仪EC155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柑研所果园观测场(E106.3817569°;N29.76232°,海拔231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柚子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选取的样地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米,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烂坝靖半山腰原生林观测场(E107°8′20.4″;N29°1′12″,海拔1525m)的闭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金佛山西坡原生林、涡动相关仪的架高24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A与CO2/H2O分析仪EC155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松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样地依次为TDP-1点,TDP-2点和TDP-3点,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0米。样树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TDP-2、TDP-1、TDP-3,胸径从大到小依次为TDP-2、TDP-3、TDP-1,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