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来自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松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样地依次为TDP-1点,TDP-2点和TDP-3点,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0米。样树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TDP-2、TDP-1、TDP-3,胸径从大到小依次为TDP-2、TDP-3、TDP-1,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松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样地依次为TDP-1点,TDP-2点和TDP-3点,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0米。样树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TDP-2、TDP-1、TDP-3,胸径从大到小依次为TDP-2、TDP-3、TDP-1,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18年3月6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TDP观测数据。TDP观测系统每套共8组探头,观测树种为松树。根据树木的不同高度及胸径,选取样树安装TDP(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 热扩散液流计),采用国产TDP插针式热扩散植物茎流计,型号为TDP30。样地依次为TDP-1点,TDP-2点和TDP-3点,位于通量观测塔南侧30米。样树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TDP-2、TDP-1、TDP-3,胸径从大到小依次为TDP-2、TDP-3、TDP-1,以此代表整个区域进行树干液流的测量。探针安装高度为1.3米,安装方位为样树东南、西南和正北方向。TDP的原始观测数据为探针之间的温度差,采集频率为30秒,平均时间为10分钟,一天144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蒸渗仪观测数据。站点下垫面为金佛山北坡原生林。蒸渗仪的采集频率是1Hz,发布数据为10min输出数据。蒸渗仪为圆柱形结构,表面积为1m2,土柱埋深1.5m,蒸散量观测精度为0.01mm。蒸渗仪安装有三台,位于通量塔南侧30米原生林中,均保持裸土状态。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或超量程数据,则由NAN标示;(3)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如,时间为:2020-6-10 10:30;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蒸渗仪观测数据。站点下垫面为金佛山北坡原生林。蒸渗仪的采集频率是1Hz,发布数据为10min输出数据。蒸渗仪为圆柱形结构,表面积为1m2,土柱埋深1.5m,蒸散量观测精度为0.01mm。蒸渗仪安装有三台,位于通量塔南侧30米原生林中,均保持裸土状态。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或超量程数据,则由NAN标示;(3)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如,时间为:2020-6-10 10:30;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蒸渗仪观测数据。站点下垫面为金佛山北坡原生林。蒸渗仪的采集频率是1Hz,发布数据为10min输出数据。蒸渗仪为圆柱形结构,表面积为1m2,土柱埋深1.5m,蒸散量观测精度为0.01mm。蒸渗仪安装有三台,位于通量塔南侧30米原生林中,均保持裸土状态。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或超量程数据,则由NAN标示;(3)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如,时间为:2020-6-10 10:30;
孔德兵
样地内林木起测胸径拟采用5cm,称为样木,不观测胸径小于5cm的小树,需要记录小树的株数。 树种识别:基于调查人员的树木学知识结合林场造林资料识别树种。 胸径测量:采用胸径尺,观测1.3m高度处的样木胸径,若被测单木位于山坡上,调查人员应站在上坡位置进行测量。 树高测量:采用激光测高计,测量样木根部到样地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枝下高测量:利用激光测高仪进行单木枝下高的测量。 生物量计算:样地生物量是每个样地单木生物量加和,单位kg,生物量计算公式参见生物量计算行业标准文件夹下的行业标准文件和相关论文。 平均数高:样地平均树高为所有单木的树高平均值。
钱凤
本数据来自2018年4月12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隐仙洞原生林观测场(E107.1941206°;N29.06757°,海拔1194m)的蒸渗仪观测数据。站点下垫面为金佛山北坡原生林。蒸渗仪的采集频率是1Hz,发布数据为10min输出数据。蒸渗仪为圆柱形结构,表面积为1m2,土柱埋深1.5m,蒸散量观测精度为0.01mm。蒸渗仪安装有三台,位于通量塔南侧30米原生林中,均保持裸土状态。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或超量程数据,则由NAN标示;(3)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如,时间为:2020-6-10 10:30;
孔德兵
植被荧光自动观测系统架设于重庆市北碚区虎头村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106.3191E, 29.7627N),观测系统距离地面垂直高度为10 m,下垫面为桂花树等绿化乔木。荧光自动观测系统采用QE65 Pro光谱仪,与LI7500RS涡度观测系统实现同步观测。全天候植被荧光观测系统是基于760nm 和687 nm 附近的O2-A和O2-B 暗线内外的波谱观测值,通过3FLD、SFM等算法提取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本设备的核心工作是准同步地测量太阳入射辐照度和植被冠层上行的表观辐亮度。其中太阳入射辐照度通过带余弦校正器的光纤向上观测获取,植被冠层上行的表观辐亮度通过另一光纤观测冠层获取,然后数据通过光纤传输到主机,并进行运算。SIF观测时间长度:2020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其中,10月18日 数据缺失;10月8日、10月20日、11月20日 数据不全。SIF荧光观测数据单位:mW/m2/nm/sr
汤旭光
本数据来自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烂坝靖半山腰原生林观测场(E107°8′20.4″;N29°1′12″,海拔1525m)的闭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金佛山西坡原生林、涡动相关仪的架高24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A与CO2/H2O分析仪EC155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2年1月1日-8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E106°19′9.3″;N29°45′45.7″,海拔473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山茶树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Windmaster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1年10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E106°19′9.3″;N29°45′45.7″,海拔473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山茶树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Windmaster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E106°19′9.3″;N29°45′45.7″,海拔473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山茶树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Windmaster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叶片采集地点分别选择在槽上、柑橘研究所、虎头村三个无人机飞行区域采集该地区优势物种的新鲜叶片,同时,叶片采集点与SPAD-2、LAI测量点、光合有效辐射测量点吻合。分别在虎头村采集105份样本,在槽上 采集180份样本,在柑橘研究所采集120份样本,共31个物种。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钱凤
本数据来自2018年10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虎头村农田观测场(E106°19′9.3″;N29°45′45.7″,海拔473m)的开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山茶树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Windmaster与CO2/H2O分析仪LI-7500RS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2年1月1日8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柑研所果园观测场(E106°22′54.3″;N29°45′44.3″,海拔231m)的闭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柑橘、柚子树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4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A与CO2/H2O分析仪EC155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柑研所果园观测场(E106°38′1.8″;N29°76′23 .2″,海拔231m)的闭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柑橘、柚子树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4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A与CO2/H2O分析仪EC155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植被的覆盖度可分为高、中高、中、低四种覆盖类型。覆盖度的检测主要有地表实测法和遥感监测法。获得产品为地面测量点规则采集的清晰相片,相片包含植被和裸土或者植被和天空,相片中植被在整个相片中所占比例为该相片的植被覆盖度,相同地面测量点的植被覆盖度均值为该地面观测点的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对水文、生态、区域变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植被覆盖度为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它的取值范围为0-1,植被越茂盛,覆盖度越大,反之越小,大于1或者小于0的值为错误值。
马明国
本数据来自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柑研所果园观测场(E106°38′1.8″;N29°76′23 .2″,海拔231m)的闭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柑橘、柚子树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4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A与CO2/H2O分析仪EC155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
本数据来自2022年1月1日-8月31日在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槽上退耕观测场(E106°26′32.9″;N29°47′14.8″,海拔591m)的闭路涡度观测数据。观测场下垫面为退耕地灌木丛、涡动相关仪的架高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B与CO2/H2O分析仪EC155之间的距离是15cm。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组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NAN。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
孔德兵